|
|
![]() |
有问必答 |
在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有问必答”栏目走过了精彩的一年。对读者诸君的关心和厚爱,我们栏目组各位成员在此深表谢意。展望下一年,我们期待能通过这个平台听到更多控制界同仁和学生们的声音以及对控制科学和工程的真知灼见。 本期栏目我们有幸采访了著名控制理论家、中科院院士郭雷教授。下面是访谈录。 问:郭院士,您好!感谢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能否请您先谈谈您当初是如何进入控制科学这个领域的? 答:我上大学之前在农村干过许多农活,有些体力活真的很累,有时甚至感觉达到了身体极限。当年高考选中自动控制专业主要是凭感觉,希望自动控制能减少体力劳动强度,同时从字面上也感觉“自动控制”很神秘,值得探索。但是,当年并没有想到自动控制在山东大学属于数学系的一个专业,这是不多见的,从此我幸运地走上了控制科学的学习研究之路。 问:随机自适应控制曾是您的主要研究方向。自校正调节器是该领域一个著名且重要的问题。可否请您简要谈谈该问题的来龙去脉?为何它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长期的潜心研究?您最终严格证明了自校正调节器的全局收敛性,可否谈谈下一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比较长的篇幅。恰好,为了纪念中科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成立五十周年,去年底我在《系统科学与数学》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回溯自校正调节器研究之路”,该文对上面提到的这几个问题有详细的回答,并且也记录了个人的一些研究感悟,期望对年青一代有所启示。该文的链接:http://lsc.amss.ac.cn/~lguo/zijiaozhengtiaojieqi.pdf 问:控制学科是一个横向学科,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为众多其它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多学科迫切需要控制领域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如有可能,请问郭院士,作为一个控制领域的研究者怎样才能和其它学科(例如能源、生物与医学等)的研究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作为一个什么的角色比较适合? 答: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复杂系统问题越来越成为不同领域的发展前沿,对控制系统性能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的要求,不可避免需要现代控制理论。控制学家与其它领域科学家的合作属于交叉学科研究,是一件重要而又有挑战性的事情。无论如何,我觉得要有共同感兴趣的重要问题,而这个问题确实需要用先进控制理论和方法来解决。 问:我们中国控制学科的研究成果不论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比起二十年前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根据您自己的研究经验,您对我们每个人以及整个中国控制科学工作者如何将研究工作提高到下一个台阶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答:控制理论的主要发展动力来自广泛的实际需求,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有越来越多高水平的实际需求,这无疑为我国控制理论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机遇。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将越来越是“平的”,中国不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国际上最前沿的信息和成果几乎可以与国外同步获得。再者,近年来中国对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加,也是控制科学发展的有利基础。所有这一切,加上我国科研环境的逐步改善,只要大家沉下心来研究重要问题,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在国际上有突出特色的重大成果问世。 “有问必答”栏目组:再次感谢接受我们的采访!
|
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 ©2011-2013 版权所有 | |